聚氨酯发泡烧芯原理
聚醚多元醇作为主要原料,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是发泡制品的反应框架。聚氨酯化学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特别是在发泡速度比较快或密度大的配方中由于发泡后,芯部发热量大,热量在内部散不出来,所以烧芯,而表面散热快,所以变化不大,泡沫体芯部颜色异常,轻则黄变,或浅绿(蓝)、重则暗红色或褐色了。
聚氨酯泡棉烧芯解决办法
外因——聚氨酯发泡配方发热量高
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调整配方来减轻或消除此影响,如调整水与物理发泡剂的比例等。
在聚氨酯泡沫合成过程中,水是最重要的发泡剂,异氰酸酯与水反应释放大量的热量,使得发泡反应及熟化反应顺利进行。TDI指数一经确定,在进行发泡反应时水的用量就决定了反应过程热量的多少,水量增多,反应物脲基也会随着增加,反应进行发出的热量就越大,当水量过高时,发泡块内部升温过快导致烧芯、浇花甚至自燃。
TDI的用量也必须控制在适当的范围,过量的TDI会与氨基甲酸酯基团反应,生成脲基甲酸酯,同时过量的脲基还会与过量的TDI反应,使得泡块中心温度过高而引起烧芯。
但由于条件限制,配方不好调整。那就只能从根本内因方面解决了。
内因——聚氨酯发泡配方着色元素超标
原料选择不当,钾、钠、氯等离子含量超标,或原料及其反应生成的生色基团,如醌式结构、羰基、醚键等。此类物质恰恰是聚氨酯合成中难以避免的,造成制品后期容易发黄,如浅色制品就要求采用耐黄变异氰酸酯,脂肪族HDI或IPDI等,含苯环的芳香族异氰酸酯在紫外线照射条件下可生成显色的醌式结构,此类异氰酸酯价格昂贵,显然不适合普通的发泡配方了。退而求其次,只能从功能助剂方向考虑了。
聚氨酯发泡使用的抗黄变助剂与紫外线吸收剂
一、概况
V-900是一款聚氨酯领域中高效的液体抗黄变助剂,能保证多元醇在生产、加工和贮存的过程中不发生热降解,可提高制品的耐黄变性、耐伸长性,防止发泡、合成、聚合过程由于高温引起的烧芯,以及制品的储存稳定性等方面。V-900配合紫外线吸收剂UV-1300使用能进一步提升户外耐候性,能有效抑制制品由于日晒引起的黄变和老化问题。
V-900参数:
外观 | 无色至微黄透明液体 |
比重(25℃) | 1.02-1.10 |
酸值 | <0.1 |
有效成分 | ≥98.5% |
UV-1300参数:
外观 | 浅黄色透明液体 |
比重(25℃) | 1.00-1.10 |
沸点(°C) | ≥187 |
有效成分 | ≥99% |
二、添加量
V-900添加量:全量的0.2~1.0%(视乎发泡温度)
UV-1300添加量:全量的0.2-2%(视乎紫外线强度和抗黄变效果)
三、贮存
产品应存放在常温干燥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远离强氧化剂和还原剂。